乌克兰爆发政变,波罗申科卷土重来,泽连斯基没顶住,大势已去? 总统泽连斯基的法定任期本已于2024年5月20日结束,但他却以“战时状态”为由,连续16次推迟大选,将宪法中“禁止战时选举”的条款扭曲为“无限续任”的遮羞布。 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怒火,基辅、敖德萨、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爆发了自俄乌冲突以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,数万民众涌上街头,高呼“耻辱”“拒绝独裁”的口号,要求泽连斯基下台。 事情的导火索是泽连斯基7月22日签的一个法案。这个法案把原本独立查贪官的国家反腐败局(NABU)和特别反腐检察官办公室,全划给了总检察长管。 可总检察长是泽连斯基的亲信啊!这就好比把警察局和法院都交给小偷的同伙管,谁还敢查贪污? 欧盟一听就急眼了,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直接打电话质问泽连斯基,还威胁说“再这么搞,乌克兰就别想加入欧盟了!” 美国那边更绝,特朗普政府偷偷商量要换掉泽连斯基,打算让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当新总统。 毕竟泽连斯基以前是西方捧红的“抗俄英雄”,现在却成了不听话的“刺头”。 而且老百姓生气的可不止这一件事。2024年8月,泽连斯基下令让精锐部队去偷袭俄罗斯库尔斯克,结果顿涅茨克的防线直接崩了,俄军趁机占了战略要地波克罗夫斯克。 更气人的是,乌克兰国内贪污成风,前防长的亲戚公司垄断了炮弹订单,结果送上前线的炮弹一半是哑弹,好多士兵就是被这些“废铁”害死的。 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从最高的90%暴跌到65%,不信任他的老百姓都涨到30%了。他倒好,开始封杀批评他的YouTube频道,还把反腐活动家沙布宁抓了起来。 基辅街头,抗议者烧了他的画像,大喊“别打仗了,先治贪污!”利沃夫的退伍军人更狠,直接把军功章撕了,骂他“让我们流血,自己却撒谎抢权”。 这时候,前总统波罗申科跳了出来。他2014年靠“颜色革命”上台,亲西方亲得不行,但2019年因为贪污被选下去了。 现在看泽连斯基民望暴跌,他赶紧回来凑热闹,喊着“结束独裁”的口号,还联合前总理季莫申科这些老政客,要提前搞大选。 民调显示,要是真选总统,波罗申科的支持率都涨到38%了,泽连斯基才49%。 西方国家也各有心思。特朗普政府早就看泽连斯基不顺眼了:970亿美元的军援被浪费,死活不肯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,贪污还把战场搞砸了。 他们觉得扎卢日内“能保住现有地盘就行”,还能让美国公司来重建乌克兰赚钱。欧盟则想两边都不得罪,一边逼泽连斯基恢复选举,一边又怕彻底惹毛俄罗斯。 泽连斯基现在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,以前西方把他捧成“抗俄英雄”,现在看他不听话就想换人。 这场乱局背后,其实是三股力量的较劲:老百姓受够了贪污和战争,西方想要个听话的“傀儡”,俄罗斯则想把乌克兰变成“没军队的邻居”。 泽连斯基的悲剧在于,他既想摆脱西方的控制,又没本事自己撑起国家;既想用反腐法案巩固权力,又低估了老百姓的底线。 他的“赖着不走-削权-镇压”三招,最后把自己搞成了“人人喊打”的过街老鼠。 而波罗申科的回归,不过是西方换人的新剧本——不管谁当总统,乌克兰的命运还是得看美俄的脸色。 说到底,这场闹剧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里的无奈。乌克兰老百姓想要的不过是和平和干净的政治,可在这场“大国下棋”的游戏里,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却成了最奢侈的愿望。 或许只有等战争的炮火真停了,乌克兰才能不用当“被选中的棋子”,自己决定该往哪走。